急救热线:0736 - 6600120
专科特色创品牌
——桃源县精神病医院发展纪实
本报记者 曾大名 通讯员 雷朝阳文/图
在桃源县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这片热土上,近年来,孕育生长的一棵响誉沅澧大地的大树,她就是被老百姓誉为“生命守护神”的长青树——桃源县精神病医院!
这个原本只有21人员工的小小乡镇卫生院,2004年收入只有区区的52万元,医生发不出工资,医疗设备更是无从谈起……从2005年开始却一路攀升,2006年医院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大关,达到115万元,2008年更是达到300多万元。
初来乍到的院长拿出自己的积蓄为职工发了工资,职工的心从这里开始凝聚,医院的起步从这里开始。
如此巨变的原因在人。
为谋求生存和发展空间,该院原领导“班子”经过市场调查,向县卫生局报请批准,于2001年,在青林乡卫生院的基础上挂牌成立了“桃源县精神病医院”。但由于诸多因素,医院一直处于在负债中,到2003年底已累计亏损100多万元。
2004年,县卫生局会同乡党委、政府多次派人到该院“把脉”、并“会诊”,最后形成统一意见,于2005年初,对该院领导班子进行调整,陈宝君就此成为该院院长!
从医20多年的陈宝君,长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,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管理水平,但他面对的这个摊子却令他有些没有想到。当时不仅全院人心涣散,而且,包括离退休人员的全院员工已4个月未发工资。
他没有退缩,而是拿出自己全部积蓄给全院员工补发了工资。
这成了他立足该院的起点。陈宝君从此以他的人格魅力不仅征服了员工们的心,更让社会上的明达贤能对他刮目相看,当他提出为医院添置设备,征地扩建、改造医院缺资金时,仅短短几日,100多万元现金便从四面八方送到了他的办公室,有的人连一张借条都没要他写。
集资容易,凝聚人心难。他组织本院职工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,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,制度实施仅一个月,医院面貌焕然一新,员工工作热情和效率明显提高。过去上班迟到早退、脱岗、干私事的现象从此消声绝迹。更重要的是,从此一些久治不愈的病人被治愈的例子便从这里传开——
2005年6月,接诊一名以“感冒”误治的“麻疹”患儿林聪聪,年仅6岁的他,入院时体温41℃,精神极差,耳后、颈部散发暗色斑疹,呼吸急促,双肺听诊满布中量水泡音,心率150次/分,拟诊“麻疹合并肺炎”、“心力衰竭”,建议转上级医院。因患儿父母在外打工,其爷爷、奶奶强烈要求就地治疗。他向家属讲清了患儿病情的严重性,立即拟订了救治方案,并且在病床边守护了三天三晚,待患儿麻疹出透,高烧退后才松了一口气。
1994年4月接诊了一名从广州打工返乡的病人罗志刚,男,30岁,因高烧在广州某医院治疗7天未见好转,已身无分文,与其妻又二年无联系,回家的路费还是朋友凑的,他为其办理了住院手续,确诊为“伤寒”,治疗10余天痊愈出院,共为其垫付了医药费肆佰多元,而他当时每月收入仅贰佰多元。
2005年11月,接诊一名左腿残疾的“肺炎”患者冯菊香,女,66岁,住院4天儿女们为其安排的肆佰元医药费已用完。女儿说回家取钱走了,老人死活要回家。是他做通了老人的思想工作,生活上给予照顾,为她交付了医药费,8天后老人基本痊愈出院。
……
从硬件着手,创特色专科,以创品牌科室为起点,医院日渐成为沅水流域的一面医疗旗帜。
一个单位领导的魅力,并不在朝令夕改,而在于将单位的一个战略成功实施。陈宝君上任后,并没有将前任的目标及医院的规划来个大的更改,而是用借来的钱,为医院先后添置了200mAX光机、B超、生化仪、彩色多普勒、血球分析仪、尿分析仪、12导联心电图仪,引进了全电脑控制的高档牵引等设备,让医院的硬件设备上了一个台阶。随后,他又多方奔走协调,新征土地10.8亩,建设桃源康复中心,并提出将创特色医院、创品牌医院当做医院的发展目标。从此精神病专科和疼痛专科成为了该院名扬全县的两面红旗,飘扬在沅水流域。
长期以来,我国精神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,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;而“疼痛”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疾病的第五生命体征,如骨质增生、椎间盘突出、劲椎病、坐骨神经痛、风湿、类风湿等引起的疼痛非常普遍。
一向擅长中医的陈宝君院长,对治疗骨质增生、椎间盘突出、颈椎病、坐骨神经痛、风湿、类风湿等引起的疼痛类疾病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。他引导全院医务人员理性地分析预测市场,确定了创办“精神病专科和疼痛专科”为特色的发展路子。
记者在医院看到,第一期工程“康复乐园”和综合住院部已经竣工,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,新增病床120多张,将“康复乐园”办成了高级疗养所。目前,精神病专科的病人已经长期稳定在80多人以上,并显现不断上涨的势头,在陈院长亲自主持的“疼痛病专科”,更是人来人往。
医疗水平、服务质量、医院名气,品牌医院这样“炼”成
治乱摊子需用“重典”,创品牌医院需下“猛药”。
打造品牌医院,他们从整顿工作纪律入手,定期组织政治和业务学习,开展“假如我是病人”的大讨论。人人“约法三章”定期整改。同时,通过开展讨论,医院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。在分配制度上打破“大锅饭”,实行优质优酬、奖勤罚懒。
创品牌医院,人才第一位,也是提升医院两个效益的关键所在。近年来,该院把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,用文件的形式规定下来,坚持常抓不懈。目前,该院已先后引进两名主治医师担任了院领导和科主任。同时,每年选送4名医务人员到湘雅医院和省第二人民医院学习深造。
今年37岁的主治医师刘森,毕业于湖北职工医学院精神医疗专科,2001年,该院成立精神病医院时,将他聘请来该医院工作,今年已正式从湖北省洪湖市精神病院调入桃源县精神病医院,他已成为业务院长。
由于医院狠抓质量建设,该院在社会的影响不断提升,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出来。目前慕名来该院就治的患者,不仅有本乡、本县的,还有来自外县、外市、外省的患者。他们投奔而来,原因很简单,这里服务优质、治愈率高、收费低廉,不仅在常德市,就是在湘西北地区也颇有名气。
慈利县洞溪乡安理村41岁的村妇熊某,2003年1月发病后,多次自杀未遂,曾在当地许多医院治疗不见效。去年6月再次发病,她丈夫和姐姐听人介绍桃源县精神病医院的情况后,迅速将其送来就治,在精神科通过两个月的中西药治疗,就痊愈出院,后来再没有复发。
73岁的刘守才老人,2005年9月因洒精中毒而至肝硬化腹水,住院给予西药治疗1月效果不明显。出院后用中药治疗腹水消失,4个月后改服蜜丸治疗半年,至今病情稳定。
2006年12月接诊XX县人民医院出院的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郭金秀、女、37岁,当时患者骨瘦如柴,腹大如鼓,气息奄奄,四天茶水未进,也未解小便,陈医生用中西医治疗20天,病情有所好转,继续中医治疗半年,病情基本痊愈。患者病程已6年,多处求医花了近10万元,家里的房子也卖了,得知情况后,陈医生为其捐款1500元。
主治医师刘森运用“暗示治疗、冲击治疗、系统脱敏治疗”等方法,适时采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收到了明显的效果,受到了病友的好评。车湖垸乡精神分裂症患者游某,2002年3月发病,父母兄弟5人用绳子将他捆梆送以该院,经过34天的治疗,就痊愈出院。不久,他南下打工,每次回家探亲,他都要求医院看望医务人员,表达感谢之情。
走出“康复乐园”,记者看到景观池已蓄水,桥正在下桩,路基已打好,右边宿舍区、左边生活区的场地已硬化……一个生活设施齐全,注入了现代生活理论的花园式医院正在崛起。
分享到: